北京师范大学行为健康研究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创伤与复原

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7 浏览次数:
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非重大自然灾害地区普通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状况,探讨自尊水平、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本研究以河南省洛阳、新乡两地区2957名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文版PCL-5、自尊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测查普通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基本情况。
结果表明:(1)在本样本中,共有170人(6.3%)为PTSD筛查阳性。其中,男生有84人,女生有86人。普通中小学生PTSD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年级上,PTSD得分表现出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患PTSD风险增大的趋势。九年级在PTSD总分和四个维度得分上明显高于其他年级。(2)PTSD与非PTSD学生在自尊水平和社会支持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自尊水平上,非PTSD学生得分(31.41±4.50)明显高于PTSD学生28.70±4.85)。在社会支持上,PTSD学生与非PTSD学生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非PTSD学生的主观支持(11.85±2.26)、支持利用度(7.39±2.21)和社会支持总分(29.41±5.74)得分均显著高于PTSD学生的主观支持(10.86±2.55)、支持利用度(6.67±2.22)和社会支持总分(27.24±6.40)。在客观支持方面虽无显著差异,非PTSD学生的客观支持仍略高于PTSD学生。(3)自尊水平与PTSD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即自尊水平越高,学生患PTSD水平越低。社会支持与PTSD呈负相关关系(P<0.01),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学生患PTSD水平越低。自尊水平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即自尊水平越高,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4)自尊水平、社会支持对PTSD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自尊和主观支持对PTSD及其重现创伤体验、情感麻木与回避、认知情感消极和警觉性四个维度均有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对PTSD、回避、认知消极和警觉性有预测作用。客观支持对PTSD和回避有预测作用。 
启示与建议:1做好预防和筛查工作。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和保护体系,给儿童和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成长环境。(2)提高自尊水平。利用个案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尊水平。(3)提高社会支持。学校社会工作者作为资源连接者、支持者、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三个支持维度的水平。(4)进行行动研究,学校社会工作者以行动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制定和实施儿童青少年PTSD研究项目,依据研究的实际情况修订、观察及对行动结果的思考,继续将思考运用实践,探索和发展符合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更加本土化的PTSD治疗方法。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邮箱: cbh@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