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去玫瑰园游玩,妈妈对孩子说:“前面有很多漂亮的玫瑰花,你们去看看!”两个孩子听完就高兴得跑着去了。过了不久,一个孩子非常开心地回来了,另一个孩子却哭着回来了。妈妈看见哭了的孩子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回答道:“妈妈,那个地方太可怕了,虽然里面长满了好看的花,但是每朵花上都有刺,你看我的手都被扎流血了,我以后再也不来这个鬼地方了。”而另一个孩子则一边笑一边说:“妈妈,那里太美了,简直就是天使住的地方,里面竟然每根刺上都长满了花。”
为什么两个孩子看到的是同一片玫瑰花,但是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呢?其实这背后的根源就在于两个孩子想法之间的差异。
在认知行为治疗中,有一个著名的认知三角,也揭示了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来自于他对所经历事件的信念、评价和认知,而非来自事件本身。当人的想法趋于合理并积极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行为体验。当人持有不合理信念时,他的情绪和行为体验就更倾向于负面。简单来讲,就是你怎么想,就决定了你情绪和行为的状态。
那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避免其因为不合理想法而产生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