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行为健康研究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抑郁、焦虑与健康管理

将心理干预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以香港新移民的心理韧性提升为例

发布时间:2016-12-07 浏览次数:

2016127日,认知行为研究系列讲座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30会议室举行,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于肖楠博士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通过将心理干预和社会服务相结合来提高香港新移民的心理韧性,屈智勇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



 


根据香港民政事务总署及入境事务处2010年的数据显示,每天大约有125名中国居民由内地移民到香港,这些移民大多为香港居民在大陆的伴侣以及其子女,他们移民的目的大多为了家庭的团聚。这些移民社会经济地位普遍较低,且为了在家照顾子女以及满足申请公屋的标准而待业在家,并且由于在社会文化上难以适应以及受到当地居民的歧视而存在抑郁的高风险。应对这种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有很多,如积极地应对,正向情绪,接受目前存在的困难等,以上因素共同构成了“心理韧性”的广义概念。

于老师的第一个研究向大家呈现了目前抑郁在香港新移民中的情况以及个人心理韧性、家庭心理韧性对于抑郁的保护效应。通过对1205为新移民的调查发现轻度至严重的抑郁症状的比例为41.5%,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MD)的比例为5.4%,而在之前一项对于香港居民随机抽样的调查中发现以上两个指标的比例分别为18%1.7%;抑郁量表得分与文化适应应激、歧视与排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说明新移民在融入香港文化的过程中,会受到负向的经历以及抑郁症状的影响;在控制了社会人口学特征、文化适应应激和歧视与排斥这些变量后,个人心理韧性与家庭心理韧性成为了抑郁症状的显著保护因素。

在心理干预项目正式实施之前,了解新移民的需求以及社会工作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到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在随后的一项评估研究中对34名新移民,8名社会工作者和9名社区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焦点小组访谈;又对4名社工进行了深度访谈。从中了解到了新移民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对于“成功融入香港社会”的认识,对于心理韧性意义的认识,支持项目可能包含的内容与提供服务中存在的障碍。


有了在前期的调查与访谈,在香港赛马会资产委托基金的资助下,于老师所在的项目组实施了基于社区的循证干预项目——“家庭:提升正能量项目”(FAMILYBoosting Positive Energy Program),为了验证其有效性使用了 RCT 研究。项目旨在通过提高新移民群体的心理韧性进而促进他们的家庭健康、快乐与和谐,同时帮助新移民了解香港的公共服务情况。项目将6-12名参与者分为一组,共设置了三类组别:干预组、主动控制组和控制组,其中干预组的成员共参加了4个阶段的活动:自我效能建设,正向思考,参加义务工作和目标设定;主动控制组接受了两个阶段的有关当地教育、健康照护服务、住房、就业和社区资源的信息宣讲;控制组除了向每人发放一本《新来港定居人士服务指南(便携本)》不再做其他的干预。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共有5次评估:干预开始前,参加完整个干预项目后,干预后的第一、三、六个月,共有162名新移民完整了参加了从项目干预到评估的整个过程。

研究结果发现,干预组和主动控制组相比于控制组参与者的社会融入障碍有了明显得改善,干预组和主动控制组在项目实施后都显著得提升了参与者的个体心理韧性但在实施后的三个月主动控制组成员的心理韧性有下降到了干预前的水平而干预组成员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主动控制组通过知识宣讲显著提升了参与者的知识水平。随后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在干预组中参与者社会融入障碍的改善是受到个体心理韧性这一调节变量显著影响的,而在主动控制组中个体知识水平并不是一个影响其社会融入的显著调节变量。

讲座的最后,于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干预项目随后的改进情况,通过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估,发现干预项目中4个环节虽然对个体心理韧性的提升均显著,但是贡献的大小是有所差异的。为了让项目向更加精简便捷的方向发展,可能会其中的环节进行删减;同时,将其他的干预手段利用进来以及在不同环境中进行推广也是本项目以后发展的方向。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邮箱: cbh@bnu.edu.cn